- 宗诚;
在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作为现代职教体系的高端形态,需回应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的新要求。文章系统剖析职业本科教育的现状短板,提出其发展需实现两大理念转型——从“办学条件好”转向“支撑服务好”、从“小逻辑”转向“大逻辑”,并从思政引领、社会需求、条件基础、目标达成、政策保障、成果成效六个维度构建发展新要求框架,实践层面强调通过规划布局、精准匹配及组织变革的三维路径,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2025年04期 v.25;No.131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源;刘颖;
文章分析了职业本科教育多元利益主体的质量关切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映射,认为职业本科教育质量是一个多方联动的质量、动态变化的质量、多种因素协同促成的质量。文章立足职业本科教育的质量品位、质量生成、质量呈现、质量验证等质量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专业设置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情况、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水平、办学基本条件、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职业本科教育质量要素,并提出通过质量要素监测,构建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025年04期 v.25;No.131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向丽丽;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寻找其高质量发展路径,需从多维视角对其人才培养逻辑展开系统化研究。文章基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构建其逻辑分析框架:本体论层面,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厘清人才培养主体及其动力生成机制;认识论层面,融合技术认识论、知识生产模式和职业带理论,确立类型教育理论辨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与产教融合逻辑;方法论层面,采用文献法理解其已有理论框架和制度环境,明确改进方向;实践层面,提炼出树立德技融合育人理念、构建产教协同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系统创新等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年04期 v.25;No.13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欧顺芳;唐莹玲;
文章以政策的功能定位为视角,对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反思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政策的三方面优化路径:能力发展取向方面,加强就业政策的价值引导,构建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深化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机会提供取向方面,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建立产业结构优化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健全有效的信息沟通、就业统计、失业监测预警机制;资源补偿取向方面,精准、系统帮扶弱势学生,完善灵活就业的系统支持体系。
2025年04期 v.25;No.131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